俄罗斯唯一的那艘航空母舰,“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”号,这次可能真的要走到头了。根据俄罗斯国内媒体7月11日的报道温州股票配资,俄罗斯国防部已经暂停了这艘老航母的维修和改造工作,正在认真考虑把它彻底报废拆解。说白了,就是觉得再花钱修它,不值得了。#欧洲瞭望台#
这艘“库兹涅佐夫”号,年纪真不小了。它是1982年在苏联的造船厂开始建造的,1985年下水,1991年正式服役。按下水算下来,今年已经40岁“高龄”了。在俄罗斯海军手里,这艘航母的日子过得并不顺当。因为没钱好好维护,它经常出故障,大部分时间都停在船厂里修修补补,真正出海干活的时候不多,说它是个撑门面的“摆设”可能更贴切。每年光是为了让它“活着”,就得花掉大把的维修保养费。
这次决定不修了,也是迫不得已。从2017年就开始说要给它“延寿”,搞现代化改造,结果这维修过程就跟中了邪似的,倒霉事儿不断。先是2018年,俄罗斯最大的那个修航母用的浮动大船坞沉了,把停在里面的“库兹涅佐夫”号也给砸伤了。紧接着2019年,航母自己又着了场大火,烧得够呛。这么来回折腾,钱没少花,进度却拖拖拉拉。
俄罗斯专家也承认,这艘船本身太老了,动力系统不靠谱,设计也早就过时。就算硬撑着再服役个十几年,意义也不大。他倒是觉得,俄罗斯应该把修这艘旧船的经验教训攒下来,用在造一艘新航母上。
可问题在于,俄罗斯现在真有这个本事造新航母吗?航母的困境,其实只是俄罗斯海军整体不行的一个缩影。看看他们在俄乌冲突里的表现,特别是黑海舰队,那叫一个惨。乌克兰方面声称,开战以来,俄罗斯黑海舰队已经被打掉了13艘舰艇,占了舰队总数的快三分之一。要知道,黑海舰队总共也就39艘船。
乌克兰人用的招数也挺绝,就是用便宜的无人艇搞“群狼战术”。这些小艇半潜在水里,很难被发现,而且成本低,能造一大堆,不怕损失,一波接一波地冲。俄罗斯那些老旧的军舰,雷达和武器系统对付这种“蚊子咬”式的攻击,根本防不住。
说到底,俄罗斯海军水面舰艇这么拉胯,根本原因就俩字:没钱。有限的军费都优先拿去保核潜艇这种“杀手锏”了,水面舰艇只能凑合用苏联时代留下的老家伙。这些“老古董”技术落后,信息化程度低,根本打不了现代海战。再加上西方制裁断了先进技术和零部件的来源,俄罗斯自己造船能力又严重不足,造新船慢得很,修旧船也困难重重。
那俄罗斯海军以后咋办?难道就看着水面舰队这么烂下去?美国军事专家倒是说了句实在话。他说,俄罗斯海军现在“日薄西山”,真想重振远洋舰队,或者说至少别让水面力量彻底垮掉,唯一的、现实的希望,可能就指着中国了。
这专家说得挺明白:如果俄罗斯能放下身段,把“库兹涅佐夫”号拖到中国的大船厂去彻底大修、升级,说不定还能救活这艘老船,让它再多撑些年头。再不济,直接向中国买现成的好军舰也行,比如052D驱逐舰或者两栖攻击舰什么的。中国现在的造船能力是全世界最强的,造航母、大驱都不在话下,技术成熟可靠,效率也高。从纯技术的角度看,这事儿完全可行,中国也有给其他国家改造、建造军舰的经验。
但这个法子,俄罗斯人心里那关很难过得去。为啥?
面子问题太大了。俄罗斯一直以军事大国自居,海军更是把自主造舰看作国家尊严的命根子。当年苏联时代,俄罗斯可是航母技术的领先者之一。过去很多年,俄罗斯人还觉得自己是中国在海军装备方面的“老师”。现在反过来要去求“学生”帮忙修船买船,那不等于公开承认自己不行了?脸往哪搁?
所以,按现在的情形看,俄罗斯海军很可能选择“退一步”。水面舰艇不行就不行吧,重点就保核潜艇,靠它们搞战略威慑。水面力量呢,就收缩收缩,守好家门口近海,比如波罗的海、黑海,还有资源丰富的北极地区就算了。
说到底,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航母的结局,不只是少了一艘船那么简单。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俄罗斯海军,甚至整个国家在技术、经济、战略上的困境。面子重要,还是里子重要?如果放不下大国海军梦的包袱温州股票配资,不敢迈出求变的那一步,俄罗斯海军的未来,恐怕会比这艘锈迹斑斑的航母,沉没得更深。
世诚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